刘家历史说
发布时间:05-0920:56
1812年12月,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,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。他亲率六十多万大军,一路捷报频传,不久便占领了莫斯科。
但这时的莫斯科却是一座空城,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,早已腐烂变质,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,立即患病,严重地丧失了军队的战斗力,迫使拿破仑不得不撤离莫斯科回国。然而,骄纵专横的拿破仑要吞并欧洲的妄想仍不死心。
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,他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奖赏令:谁能使食品长期贮存不变质,可得巨额赏金。在巨额赏金面前,许多人跃跃欲试,工厂老板更是不惜血本雇用一批能工巧匠,试制不变质的食品,但都没有成功。
后来,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·阿培尔最先用“加热杀菌的方法,用高温把食物煮熟,杀死细菌。不久,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,即用铁罐式瓶子,把食品放入后,密封住瓶口,使它不漏气。尼可拉把一只重1.8公斤的红烧马肉罐头经过长期存放后打开,罐内食物竟香美如初。从此,罐头食品便开始流行起来。
拿破仑对外战争的需要导致了罐头食品的诞生,这便印证了恩格斯的一句名言:“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,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。”
它启示我们,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,只要是实践的需要,人们总会去思索,去解答,从而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。
罐头食品的产生,依赖于在战争实践需要的推动下研制成功的防腐食品新技术,这种新认识转过来为人们服务,从而又证实了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客观一界。